且朝廷免交三年赋税,三年内无论收获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
有了多余的粮食,吕家人喜气洋洋。
土豆产量高,吕顺打算明年多多种植土豆,并琢磨着去城里开个酒坊,酿青稞酒卖。
跟周诚讨要主意。
“开酒坊当然好,只是青州城里容易发生地动,岳父,不如换个地方。”
州府建在一个盆地中,四面环山,交通只通陆路。
除了平原地带,古代大部分城镇是依山而建,青州府城最大的短板就是建在地震频发的地震带上。
小地震年年发生,几乎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大地震。
生活在这里实在令人没有安全感。
没想到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吕顺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吕顺哈哈笑道:“下次严重的地动少说还有几十上百年,我别说我,就是我儿子都已经作古,无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言周诚便说道:“既然要开酒坊,必然有大量的酒糟,如果将酒糟运回来路太远不划算,卖的话价格低同样不划算。
不如买些地种红薯玉米高粱,养猪养鸡,除了青稞能酿酒,玉米和高粱也能酿酒。
酒糟不浪费,还能增加收入。”
酒糟养猪长膘快,能快速育肥。
前些年地动青州百姓死伤近两成,之后许多像黄家一样活不下去的百姓便往其他地方大逃亡。
州府方圆几十里的荒地和无主地都成了官府的土地。
三年不收赋税就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总不能让官员衙役和将士们饿死。
那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用不了多少年又得再次易主。
这是彭敬上任后所提出的应对国库空虚的办法之一。
每个城镇守城士兵,练兵、值守之余必须开荒种地、养牲畜,实现自给自足。
百姓想要土地就只能从个人手中买。
如今青州城外的良田价格水涨船高,最便宜的时候一两银子能买二亩地,现下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亩地。
吕顺养了几十年的牦牛、马和羊,就是没圈养过猪和鸡鸭鹅,潜意识有些抗拒。
种地他倒是种出兴趣来,尤其是丰收时的那种喜悦,再辛苦都值了。
在城外买些地种粮食倒是不错。
不过,既然女婿开口了,他就决定采纳。
买几个人,种地养牲畜不是难事。
“好,就这么办。”
吕顺兄弟四人一直不分家是因为不愿削弱家族的力量,如今粮食丰收,朝廷又免了三年赋税,且各自都有了孙辈。
此时分家正是好时候。
吕顺的大哥二哥三哥便起了分家的心思。
有这个想法很正常,吕顺现在是当家人,以后的当家人必定是从他的子孙中出。
人有远近亲疏,时日长了,其他兄弟的子孙在家族中会越来越没有话语权。
兄弟间感情再好也得为自己的后辈考虑。
不能总是仰人鼻息。
吕顺的三个哥哥表明自己的想法后,吕顺痛快答应了。
不算奴仆,各家少的有十多口人,多的有二三十口人,树大分叉,确实是该分家了。
在没闹出不愉快之前分家,今后四房的人还能互相帮助。
吕顺接手吕家时,吕家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牧民家庭,奋斗了近二十年,将吕家壮大成有千亩土地,牛羊成群的大家族。
按照规矩,他是嫡子也是当家人,能分到一半的家产,另一半由其他兄弟平分。
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是对于周诚给吕顺的酿酒方子,三兄弟也想为自己的子孙争一争。
理由是,那时他们还没分家,故而,这个方子该归兄弟四人所有,吕顺应该将秘方拿出来。
这个理由很牵强,吕大哥说出来都感到羞愧,但想到儿孙们,他还是把老脸豁出去了。
“酿酒的秘方我女婿送我的见面礼,分不了。”吕顺断然拒绝。
他生性豪爽,但不是傻的。
兄弟情深又如何,不可能兄长要他什么都答应。
手足情又怎能比得上父子情。
当初吕家就是个烂摊子,三位年长的兄长谁都不愿意接手,担心家业败在自己手里惹人笑话。
他顶了起来,想尽办法将吕家壮大,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周诚成了他女婿后更是人人都能吃饱肚子,挖草药还有得钱挣。
就问,这样的生活以前敢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