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还一小部分吧,就当是给顾云起一个交代。
传朕旨意,朝廷粮仓之前被大火焚烧,损失惨重。
再加上之前各地天灾不断,实在是没有多少储备粮食了。
朕如今实在拿不出更多的粮食,剩下的,就等秋收之后,再做定夺。”
大臣们心里都明白,这所谓的“秋收之后”不过是个托词罢了。
谁都清楚,朝堂局势瞬息万变,一个月后的秋收,谁知道又会冒出什么新状况。
就算没有任何情况,要还那么多粮食,对现在的朝廷来说也是压力太大。
但在皇帝的威严之下,众人皆低头不语,无人敢质疑皇帝的决定。
金銮殿内,一时陷入了寂静,唯有皇帝沉重的呼吸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权力博弈背后的复杂与微妙 。
现在在这朝堂之上的人,就算不是完完全全归顺于皇帝,但最起码也不敢跟他反抗。
皇帝再也不是刚刚登基的时候了,现在他自己手握17万兵权,足够可以消灭一方大势力。
皇帝看没有人反对就退朝了,之后他端坐在御书房里,面色阴沉如水。
那被顾云起索要军粮一事搅乱的心绪还未平复,上官决的身影又突兀地闯入他的脑海。
上官决手握五万多兵权,长期与顾云起在通州共事。
二人来往频繁,这让皇帝的不安感如野草般疯长。
顾云起如今势力日益壮大,拥兵自重,已然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若上官决再被其策反,那局面必将彻底失控,自己的皇位也将摇摇欲坠。
皇帝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下都似在权衡利弊。
他的眼神中透着君王独有的威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
“绝不能让他们联手,必须尽快将上官决调回京城。”
皇帝暗自思忖,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随即,皇帝提高音量,沉声道:“来人,宣笔砚伺候!”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几分威严与紧迫。
不一会儿,太监匆匆呈上笔墨纸砚。
皇帝接过毛笔,饱蘸浓墨,笔锋游走间,一道调派上官决回京的圣旨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