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此去,不知能否顺利?”
越国皇帝对身旁的大臣说道,“大雍皇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一方面,继续加强国内防御;另一方面,催促密探尽快查明炸弹的秘密。”
虽然他不想再打仗,但该做的准备必须要做好,不然到时候束手无策。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越国皇帝又下令,在边境的五十万兵力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大雍可能的进攻。
几天过去了,大雍朝堂上关于和谈的争论仍在继续。
支持和谈的大臣认为,和平能让大雍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而且可以利用通商的机会,从越国获取利益。
反对和谈的大臣则坚持要严惩越国,让他们为侵略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以维护大雍的尊严和威严。
皇帝最终决定,在通商口的数量上做出一些让步,但进贡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
他再一次召见了越国使者,传达了自己的最终决定。
李尚书再次来到大殿,听完大雍皇帝的决定后,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条件依旧苛刻,但比之前的要求还是好了一些。
他表示会尽快将这些条件带回越国,让越国皇帝定夺。
越国使者离开大雍后,皇帝又开始思考朝堂上的局势。
顾云起拥兵自重,上官家态度不明,如今又要处理与越国的和谈,每一件事都让他头疼不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雍和越国都在紧张地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终于,越国使者再次来到大雍。
这一次,他们带来了越国皇帝的答复。
越国同意开放三处通商口,并且按照大雍的要求,每年进贡珍稀特产。
大雍皇帝虽然对通商口的数量还有些不满,但考虑到越国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而且和平对大雍也有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和谈协议。
两国在大殿上举行了庄重的和谈仪式,签订了和平协议。
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的战争,终于暂时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