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之上,皇帝高坐龙椅,面容冷峻,
他刚刚宣布完封顾云起为镇南王的旨意,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皇上圣明!”
户部尚书刘大人率先出列,他身形清瘦,长须飘飘,声音洪亮且诚恳。
“顾云起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
如今封他为镇南王,驻守禹州和通州,实乃明智之举。
一来可安抚顾云起,使其为我大雍继续效力。
二来边疆有他坐镇,可震慑外敌,保我大雍太平,稳定当下复杂局势。”
说罢,他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退回原位。
此言一出,礼部侍郎张大人连连点头,随声附和。
“刘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大雍百废待兴,正需顾将军这样的人才。
这般安排,既能彰显陛下的宽厚仁德,又能为国家所用,实乃两全其美。”
几位平日里与刘大人、张大人交好的大臣,也纷纷面露赞同之色,低声议论着此举的诸多好处。
然而,刑部尚书赵大人却满脸不悦,他向前踏出一步,双手抱拳,语气强硬:“皇上,臣以为此举不妥。
顾云起抗旨不遵,此乃大罪,按我大雍律法,罪不可恕。
皇上如此宽容,轻易封王,恐有损皇室威严。
往后若再有臣子效仿,不把皇上的旨意放在眼里,朝堂纲纪将何存?皇室威严又将何存?”
赵大人言辞激烈,字字掷地有声,朝堂上瞬间安静了些许,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皇帝。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两派,支持封王的大臣们强调局势稳定和顾云起的军事才能。
而主张严惩的大臣们,想着重于维护皇室威严和朝堂律法。
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声此起彼伏,气氛愈发紧张。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脸色愈发阴沉。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心中的不悦如潮水般翻涌。
曾经,林、王、上官三大世家权倾朝野,犹如三座大山压在他的皇权之上。
这些世家在朝堂上党同伐异,在民间横征暴敛,大雍的朝政几乎都被他们掌控。
他为了夺回皇权,一切都在隐忍,又暗中布局。
如今,林王两家已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