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好好学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军东路主力号称三十万,沿河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西路军也号称有二十万,先破琢郡,之后又取渭郡和琅西郡,同样继续朝南挺进。

越国起初轻敌,以为战局会一直以泾水为界,保持拉锯的状态。没想到卫伯一招骚操作,战况就急转直下,等到全国动员的时候,敌人就已经杀到家门口了。

好在夏军战线过长,攻势显出疲态,越国才趁机打了几场防守反击,阻止了对方的南下之路。

趁着这个功夫,越国使者才来到大西国求援。

大西国自然是要出兵的,前提是条件谈妥。

按照国君的意思,越国要献出大西国沿东南边界的江夏、琢、渭、琅西、平北五郡,总计有十多座城池,东西跨度近两千里,南北跨度数百里的巨幅土地。

当然这也只是漫天要价,不可能真的得到,将来能扩张多大的疆域,还得看实际能占领和掌握多少。

按照方选的想法,这五郡不可能全部得到,但是可以从每个郡各割取一县左右的土地,分别扩充进安南、雍州、奋威三郡。

至于江夏,那是三国都想要的好地方,就看最后谁的实力更强了。

而大西国要用兵,就必须先取江夏。

只要江夏到手,夏军就只能从河北以东地区调拨粮草,泾水上游三郡提供的补给就断了,等于是捏住了夏军半个脖子。

到时候粮草跟不上,夏军必退,尤其是西路军,面临大西国举国之力的进攻,势必要退回江夏,与东路军合兵一处方有生机。

总之一句话,所有战略战术,都要围绕攻取江夏展开。

听完方选的分析,刘定边连连点头,同时看向刘腾飞,就差用眼神说出一句:“好好学学!”

他虽然一辈子带兵打仗,但最多的时候也就指挥过一两万人,正常情况下都是率领数千兵马作战,完全没有指挥大兵团的经验。

方选却不一样了,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但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验都在脑子里,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战术,他比谁都清楚。

“以选儿之能,攻取江夏并非难事。”刘定边忧虑道,“然夏军五十万之众,若两路大军同时杀到,再加河北夏军驰援,江夏如何能守住?”

“不必担忧。”方选笑道,“夏军虽众,却也有其弱点。”

说着就详细讲述了具体的作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