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时候,杜文焕为了将叛军引回陕西,便命陕西军离开了延安府,回到西安府军营。
叛军趁这个机会又攻占了之前失守的清水堡、黄埔川堡等堡城,甚至在一月末占领府谷县城,起义情绪再次高涨。
府谷县城成为叛军新的据点,治下百姓十余万,义军规模恢复到近万将士。
同时叛军也听说了贾珠在陕西的这一番举动,闹的叛军人心惶惶。
有人主张向贾珠投降,反正他们起义的诉求,贾珠都已经满足他们了,他们没有必要再反抗朝廷,而且,面对贾珠的铁骑,他们没有一点胜算。
还有人主张坚持反抗,要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争取。
王嘉胤主张反抗到底,决不投降,就算贾珠打来了,大不了和当初面对陕西军一样,逃到黄河对岸的山西。
可是他却不知道,如果陕西军真的想要歼灭他们,他们根本逃不了。
而且,陕西军和辽东军不可同日而语。
王嘉胤不愿意投降,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他不相信大乾朝廷,甚至也不相信贾珠所做的那些,认为只是灾民们以讹传讹。
朝廷只稍微给了灾民们一点好处,灾民们便感恩戴德了,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就算贾珠真的做了这些,以后还能持续吗?
如果贾珠离开了陕西,这些措施还会被大乾官员们执行吗?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大乾官员不可信,大乾朝廷不可信,只有推翻大乾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政权。
让谁做主都不如让他们自己做主。
二是,他体会到了权力的好处。当初他只是一个逃跑的边军,在乡野纠集三五个同乡打家劫舍,是最底层的人员。
但现在,他是义军的精神领袖,是上万义军的首领,治下有十余万百姓。
钱权名利色,他统统都有了,他才不愿意主动放弃这些。
谁也不知道,投降之后,朝廷会怎么处置他。
如果遇到一个仁德开明的皇帝,他也许还能保全性命,甚至被封一个官职。
如果遇到一个暴虐狭隘的皇帝,他作为贼首,肯定会被以儆效尤,难逃一死。
无论如何,都不如自己领着一支叛军逍遥自在。
大部分将领其实都是主战派,不同意投降,他们都是草莽英雄,常年把“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些话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