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775节 御驾亲征…恭喜陛下!(第二更)

葬元 武猎 2170 字 3个月前

唐属总督区,不算大唐本地,却算大唐领土。总督区的子民不属于唐民,而是准唐民。

领土区还算好的,最差的是将来的海外领,那就是纯粹的殖民地了。

至于海宋,就是打败他们,李洛也不打算占领其地,总要给他们几年时间教化当地土著,多为大唐做做嫁衣。

李洛说了自己的看法:“不纳入本土,算作领土,设立两个总督辖区,分而治之。”

“南洋三国如此无礼,朕决议讨伐之。以免北伐后顾之忧。军师府,可有大将军人选举荐?”李洛问道。

军师府的两位太尉都是皱眉,想不出能合适的人选。

原因其实很让人无语。

这些年,只有四个人统率过十万人的大军出征过。这四人除了李洛,就是文天祥,陈淑桢,江钧三个太尉。

其他人,最多统率几万人打过仗,打的还是方面之战。

从他们当中选拔一个能统率十几万大军南征打灭国之战的人,并不容易。

其中能勉强作为南征统帅的两个人,杨序在镇守东州(高丽),防备蒙元;朱颔在兰州黄河之南地区,也防备蒙元,都是责任重大,不能轻离。

而萧北,武岩,张敛,杨青雀等人,统帅之才还差了一些,还需要一些磨练。虎古纯粹是骑兵大将。

“陛下,让臣去吧,臣本是南人,也不怕水土不服。”南阁太尉陈淑桢说道。

李洛作为皇帝,不宜再轻易出征了。文天祥坐镇关中,江钧主持军师府日常事务,最适合的反而是陈淑桢。

但杨汉明却提出反对。

“陛下,臣以为,此战还是陛下亲征为妥。因为南征要对付的不光是两国,还要加上海宋!要对付的其实是三国,大唐将领虽然众多,可如今能做到一战而下者,唯有陛下!”

“如今已经快到十月,此时准备,最快也要在十一月才能出兵。而明年大唐还要北伐,这南征之战,最多只能打半年。不然,北伐就会大受影响。”

“除了陛下,没有那个将帅,能在数月之内打败三国,平灭真腊和暹罗。这暹罗就很难打,当初海宋也打过,结果铩羽而归。要是一旦没打好,陷入旷日持久之战,那我大唐就南北为战了。”

杨汉明的意思是,如今南洋三国勾结反唐,这南征必须要打。可是要速战速胜,几个月之内就打完,不给北方蒙元利用此事的机会。也不为北方留下后顾之忧。

可如此一来,就必须经验丰富的名将来打。

杨汉明这么一说,陈淑桢立刻不再坚持推荐自己出征。

因为,她根本没把握几个月之内就搞定南洋三国联盟。先别说海宋的实力已经很不弱,就是暹罗,那也绝对是强敌。

十几万大军南征,在地形不利的地方和数十万敌军打仗,以唐军之强,虽然大败不容易,可一旦打得不好,小败却难免,更别说痛快大胜了。

要是误了北伐大计,她就是以死谢罪,那也于事无补。

李洛也是皱眉。

他不想再出征。在外征战,风餐露宿,哪有在家舒坦?

可这一仗,时间实在赶得不巧。

拖着不打吧,南洋三国不可能老实不惹事,必定会在明年北伐时捣乱,趁唐军主力北伐,三国联合出兵攻唐几乎可以肯定,这也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那就只能现在就打。

考虑到明年北伐,用兵南洋的时间,也就不到半年。不到半年,要劳师远征解决三国几十万联军,这难度,不是名将根本搞不定,就是名将,也可能翻船。

最保险的,只有自己亲征了。

林必举道:“臣认为,此战重大,陛下亲征,战事的确是最有保障。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陛下呢?这胜败兵家常事,谁能保证一定能速战速胜?万一陛下有个闪失,我大唐如何承受的起?这亲征之议,还请陛下三思啊。”

崔牧说道:“陛下,若要御驾亲征,则非带二十万大军不可。没有二十万大军护驾,臣便是死谏,也要劝止陛下亲征!”

杨汉明也建议,非带二十万大军不可。要不然,就是主张御驾亲征的他,也会反对御驾亲征。

二十万大军!

事实上整个唐国,只有李洛和文天祥统帅过二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