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汪精卫叛国

民国道长 逍遥行 1492 字 19天前

该伪政权在沦陷区推行亲日政策,大肆镇压抗日力量,迫害爱国志士和抗日组织,

使沦陷区的抗日活动受到极大阻碍,让日本侵略者能够更加轻易地对这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严重损害了中华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汪伪政权配合日本对沦陷区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

他们强迫农民种植日本所需的作物,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锐减,物价飞涨。

同时,还协助日本搜刮中华的矿产资源等重要物资,将大量珍贵的煤炭、铁矿石等运往日本,使中华沦陷区的经济濒临崩溃,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无数家庭在饥饿和贫困中挣扎.

汪伪政权建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本意是取代法币成为沦陷区的主要流通货币,但为了满足财政需求和支持日本军事行动,中储券发行量急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百姓手中的财富大幅缩水,商家经营困难,整个沦陷区的经济环境变得极其动荡,进一步加剧了中华经济的困境;

伪政府的官员们贪污腐败、鱼肉百姓成为常态,他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广大普通民众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把百姓当成“牛马一样 ”压榨,奴役......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荡然无存,民众的道德信念遭受巨大冲击,社会风气变得极为恶劣,人心惶惶,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汪精卫的叛国投日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华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个国家内部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叛国行为,让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抗战决心产生了怀疑,降低了国际社会对中华的信任和尊重,使中华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玷污.

在抗战时期,国际支持对于中华的抗战胜利至关重要。

汪精卫的叛国行为使得中华在争取国际援助和国际舆论支持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

国际社会对中华抗战力量的评估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获取国际援助的力度和效果,给抗战事业带来了不利因素.

全面抗战爆发后,汪精卫将人民的抗战呼声斥为 “唱高调”,鼓吹 “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

小主,

主张停止与日军对抗,和日本 “互相抱头痛哭,彻底忏悔和觉悟”,以实现中日 “和平” 与 “合作”,为叛国投敌制造舆论基础;

承认日本在内蒙、华北、长江下游、厦门、海南及其附近岛屿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地下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力等,充分暴露了汪精卫叛国投敌、出卖国家利益的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