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监正自然不能算在此列之中,否则的话,那也未免太过欺负人了。
怀庆在宫中仅逗留了一日,当夜便悄然离宫,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她手中把玩着一张纸条,上面记载的正是李皓昨晚写的那首诗:“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读完这首诗,怀庆不禁嫣然一笑,自语道:“我如今倒是愈发相信,这位少年确是风流倜傥,而非驻颜有术之辈。”
若只是李皓作诗也就罢了,但随后他在棋道、兵法、武艺上逐一展现出的才华,却让怀庆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毕竟,这些技艺都是需要时间沉淀方能精进的,而今,李皓以诗喻情,与名妓相和,才流露出了一丝少年的意气风发。
然后拿起另一张纸,上面记载着正是李皓出来影梅小阁的时间,以及后面走到金莲那的全过程。
怀庆开口问道:“可曾查清,李明晖为何提早离去?还有在那处小摊,得到的是什么东西?”
来人躬身回道:“听影梅小阁中的人说,似乎是浮香姑娘身体不适,李公子因此提早退出。
至于那件东西,只知道是一个镜子,不过那个摊主似乎并不简单,据魏公所言,似乎像是地宗之人,打更人衙门还在追查。”
怀庆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好一个怜香惜玉的风流才子,派人去请他过府一叙。
对了,记得把府里的马车派过去接人,务必让他乘坐马车前来。”
来人领命后匆匆离去,不多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便稳稳停在了李皓府邸的门前,伴随着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李皓此时正坐在院中闲适地品茶,闻声随手一挥,院门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你是何人?”
来人躬身行了一礼,恭敬地回答道:“在下乃长公主门下侍从,特来请公子随我前往府里一叙。”
“哦?好,你先回去吧,我稍后便到。”李皓轻描淡写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掌握了瞬移的手段,李皓对于乘坐马车这种慢悠悠的出行方式,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只是让李皓没有想到的是,门口的小厮却并未离去,而是恭敬地回道:“公主有命,让小的务必驾着马车带您前去,小的实在不敢违抗公主的命令。”
李皓闻言,心中不禁暗自琢磨:这是要给自己身上打上长公主府的标签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云鹿书院一向与朝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怀庆公主与云鹿书院的交往,并不会触动夺舍元景帝的贞德帝那敏感多疑的神经。
说不定元景帝还会因此夸赞几句,觉得子孙能干,能够与书院大儒教习交往。
至于李皓,也并不觉得被打上标签有什么不好,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好,那咱们这就走吧。”
说着,他起身迈步,准备踏上这辆华丽的马车,前往长公主府。
马车徐徐前行,不久便稳稳停在了怀庆郡主府的巍峨门前。
李皓下车后,在仆人的引领下,走进了府邸一路前行,直至来到了一间装饰雅致的厅堂。
怀庆郡主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到李皓进来,她微笑着起身相迎,礼贤下士的姿态展现的一览无余:“李先生,许久未见,昨日因故不在府中,今日特邀你过府一叙,还望勿怪唐突。”
李皓笑道:“公主言重了,既然身为公主客卿,自是应该来主动拜访的。”
两人寒暄几句,便坐了下来,怀庆随即命人奉上上等香茗,茶香袅袅,两人边品边聊。
谈话间,怀庆郡主不时提及李皓在诗道、棋道、兵法以及武艺上的才华,对李皓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话锋一转,怀庆竟突然提及李皓昨夜在永康街偶得一件宝物之事。
李皓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震,并非因为被人跟踪调查之事,此事他早有察觉。
李皓江湖经验丰富,那些打更人衙门的探子,想要瞒过李皓的眼睛,不容易。
真正让李皓感到震惊的是,怀庆郡主为何会将这等本该隐秘之事坦然相告,难道是要玩一出示君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