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的兵制特点有六:异族兵数量众多,兵种复杂,世兵制,世袭领兵制,屯戍活动的众多,奉邑和将领待遇的优渥。
军队编制
孙吴的部队建制分为五类,即中央兵、地方兵、诸将兵、诸王兵、准兵。其中,中央部队有羽林兵、无难兵左右部、解烦兵左右部、绕帐兵、帐下兵左右部、武卫兵、五校兵、虎骑兵、马闲兵左右部、外部兵、中军兵、营下兵、太子兵左右部、水军、敢死兵、车下虎士、武射吏、子弟兵等十八种。
孙吴的水军的战斗力远超曹魏。孙吴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由于吴军的水军的主力都在长江,因此石头城很自然地成为水军的总部。它是长江沿线最大的码头之一,经常停泊有上千艘船只。当时,中等载重量的船可以运马80匹,大船可载军士达3000人,有的船仓高达五层。
武职职衔
大司马
大司马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吴国黄武七年置大司马,后又常分置左、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
上大将军
为三国时吴国所创,孙权于黄龙元年置。“上大将军”之职并非汉制,由孙权所创,其位在三公之上,高于大将军,次于大司马。
大将军
原东汉时期武官的最高官职,吴国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次于上大将军。
都督
正式职称为督军都御史,简称都督,督军。为孙吴某部队都督或地区都督。治所随战况需求更替,一般正式成立时间以周瑜占领南郡为基准算起。通常所说的的大都督则为战时督,为一场战役中的最高军事领导,担任过此职的有:陆逊、全琮、施绩。
都护
大帝特别设立荣衔,从护军衍生,最早荣获都护头衔的为孙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兵役制度
孙吴的主要兵役制度与曹魏相近,均为世兵制。由于比较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些部队原属孙吴诸将私有,即世袭领兵制。起初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策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各将领所领军队算是部曲,军队除了服从中央指挥参与战役,但还要为其将领提供其它耕种杂役等。在将领死后军队须继续听令将领儿子或兄弟等继承者。世袭领兵制曾是吴国的重要支柱,后孙权加强集权,世袭领兵制逐渐消亡。
军队规模
孙策起兵时,仅有几百名士兵, 后来得到父亲的旧部一千多人。 孙策在攻打刘繇的前后,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击破刘繇时已经有几万军队。到孙策死时,孙吴的军队数量应不下于十万。据史书记载,孙吴强盛时,军队人数大概有三十万,降晋时大约也有二十三万,其中少数民族兵员众多,南蛮、交州夷等族士兵不下十六万,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占了十万之众。
战争
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曹操领兵南下,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大败。
公元213年(汉建安十八年)濡须之战,曹操伐吴,孙权与曹操于濡须口对峙。
公元215年(汉建安二十年)逍遥津之战,孙权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围攻合肥,魏将张辽等大破孙权。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曹丕第一次伐吴,兵分三路,围攻朱然所守的江陵,不克而还。
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曹丕第二次伐吴。
公元225年(黄武四年),曹丕第三次伐吴。
公元226年(黄武五年),孙权攻江夏不克,被魏将文聘击败。
公元228年(黄武七年),石亭之战,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伐吴,陆逊于石亭大败曹休。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吴将全琮攻六安。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孙权征合肥,围魏将满宠于合肥新城,吴将孙韶、张承等攻广陵、淮阳。
公元241年(赤乌四年),吴将全琮、诸葛恪、朱然等攻淮南等地,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决战。
公元246年(赤乌九年),吴将朱然攻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