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策反宋江

赵轩听闻此言,喜不自禁地大笑起来,满脸堆笑地对宋江拱手道:“宋掌柜真是义薄云天呐!您这份恩情,赵某铭记在心。待我见到蔡公子时,定当在他面前替您多多美言几句。以蔡公子之权势和影响力,届时为您谋取一份高官厚禄,绝对不成问题!”

说罢,赵轩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宋江飞黄腾达后的情景。

然而,站在一旁的宋江却依旧神色自若,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只是当他听到“高官厚禄”这四个字的时候,那颗原本如古井般平静的心,还是禁不住微微颤抖了一下。

毕竟,这样的诱惑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但宋江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深知欲成大事者,必须学会隐忍和克制。

随后,赵轩满心欢喜地带着从宋江处筹来的整整一百万石粮草,浩浩荡荡地返回了府衙。蔡咎早已等候多时,见赵轩归来,连忙迎上前去查看粮草情况。

可当他听到到从宋江那里拿来粮草的数量时,却是不屑地撇了撇嘴,冷嘲热讽道:“哼!这也未免太过小气了些吧?我堂堂蔡公子亲自开口,他居然就只给这么一点儿?难不成真把我当成乞丐来打发了?”说完,蔡咎一脸不满地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站在蔡咎身后的一名相貌英俊的男子缓缓走上前来。只见他凑到蔡咎耳边,轻声低语道:“公子切莫动怒。依在下之见,这宋江此番举动无非是投石问路而已。他心中定然有所顾虑,所以不敢一开始就倾尽所有。

他还需先试探一番公子您的态度,如果此时他便毫无保留地将全部资源奉上,万一公子您对此并不满意,那他可就亏大了。

如今他仅拿出这一百万石粮草,正是想观察公子您的反应。倘若公子能稍作表示,表示对这批粮草还算认可,那么后续的好处必然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听了这番话,蔡咎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其中的深意。

蔡咎听了这话之后,略作思考,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对方所言。

那男子见到蔡咎有所回应,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公子啊,您仔细想想看,这宋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地筹集到整整百万石的粮草,这足以说明他家底十分雄厚。咱们只要手段运用得巧妙、拿捏恰到好处,将来必定可以让他为公子您效力办事。”

听到这里,蔡咎原本紧绷着的脸庞终于稍稍松弛下来,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只见他轻哼一声道:“嗯,算他还懂得些规矩和事理。既然如此,那你就再次前去与这宋江会面,好好试探一下他的底细虚实究竟如何。”说完这番话后,蔡咎挥挥手示意那男子退下。

得到指令后的男子连忙恭恭敬敬地应答了一声,随后转过身去快步离开。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宋江正静静地站立于状元楼的后院之中。他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眼前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顾客们,心中暗自思忖着当前局势。

对于宋江来说,虽然成功迈出了计划中的第一步——顺利筹得了所需的粮草,但接下来该如何巧妙周旋应对各种局面,从而最终实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目标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令他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当中。

就在这时,一道旁人难以觉察的精锐光芒从宋江的眼眸深处一闪而过……

遥想当年,宋江曾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重罪。在被发配前往江州的路途之上,命运之神眷顾了他。当时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来自梁山的好汉,并经由他人引荐介绍,毅然决然地投身加入了梁山阵营。

好在梁山对他颇为重视,替他消除了所有的罪责,仿佛那些过错从未发生过一般。不仅如此,他们更是对其予以重任,将洪州一带至关重要的事务统统交予他来打理。

其中包括当地酒楼的经营管理、镖局的日常运作以及日升昌票号的各项繁杂事宜等等,真可谓是对他寄予了厚望,赋予了他无上的信任与倚重。

然而此时此刻,尽管宋江深知自从投身梁山以来,众兄弟对他恩重义厚,但他内心深处仍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感。他总觉得自己拥有更为卓越的能力,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而非被困于这样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庸庸碌碌地度过此生。

要知道,他家可是世代为官,祖上皆为朝廷之臣,荣耀无比。如今到了他这一辈,他又怎能甘心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呢?况且当下正值乱世,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就连梁山这般势力,恐怕也是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宋江而言,眼前这个看似安稳的环境,并不能满足他那颗雄心壮志的心。

自大宋内乱伊始,局势便如脱缰野马般失控,梁山对其势力范围内的掌控力度亦随之大幅削弱。身为洪州城梁山产业的负责人,他对此感触尤为深刻。往昔,来自梁山总部那频繁且详尽的指令,如今却已变得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就在不久前,他才接到一则来自梁山总部的最新指令:要求当地负责人务必尽最大可能收缩产业规模;倘若本地出现起义军,则需当机立断地撤离至周边相对安全之地,切不可与之产生正面冲突。

据他所知,江南东路已有十余座城池惨遭王庆的楚国攻破,城中属于梁山的资产亦遭洗劫一空。所幸的是,仅有部分的钱财和粮草得以侥幸转移而出,并悉数运送至他所管辖的洪州。

然而,时光荏苒,大半年已然过去,可上方依旧杳无音讯,宛如石沉大海一般。

如此状况令宋江心生疑窦,不禁暗自揣测起来。他坚信,若非梁山高层内部出现重大变故或问题,绝不可能对他们这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难道是梁山上层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又或是遭遇了起义军等不可抗力因素?种种猜测在宋江脑海中不断盘旋交织,令他愈发坐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