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帝一番话落,朝堂之上气氛愈发凝重而庄严。
吏部尚书与政盐官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责任之重,连忙躬身领命。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靖安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视全场,最终停留在了张一砚等人身上。
“几位卿家,尔等此番功劳甚伟,待木侍郎归来,朕定当一并论功行赏。”
张一砚等人闻言,心中激动难掩,连忙躬身行礼。“臣等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接下来,靖安帝又与群臣就海盐制法的具体推行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工坊的建立到工人的管理,再到盐路的疏通与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热烈,群臣们各抒己见,靖安帝则耐心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朝堂之上,众臣纷纷表态,誓言将为推行海水制盐之法竭尽全力,有想法的纷纷献计献策,没有想法的也都绞尽脑汁的关注一些边角之事。
靖安帝见状,心中稍感宽慰,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革新,更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
“陛下,如今海盐已然成功制成,理应速速下旨召回木侍郎回京。”
曹元弋心急如焚地看着靖安帝,只见靖安帝沉默不语,仿佛完全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她心中愈发焦虑起来,暗自思忖着:怎么就没有提及将木锦之召回京都这事,虽说陛下现在有心事想要将木锦之召回,不过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这木锦之被陛下直接派遣到其他地方继续制盐,再顺道弄回一大堆复杂的图纸和方案,那工部可就有的忙喽,工作量必然大增!
靖安帝终于察觉到了曹元弋的异样,漫不经心地瞥了他一眼,心中不禁疑惑:这老家伙今儿个怎么如此急切地提起这事?难不成其中有什么隐情不成?
不过,她自己内心深处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位立下大功的木锦之,直接顺着曹元弋的意思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