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若论对盐的了解程度,无人能及尉迟敬德。
闻得陛下召唤,曹元弋和尉迟敬德不敢怠慢,立刻齐声应道,“臣在!”
随后便迅速走出队列,来到了靖安帝跟前。
靖安帝指着地上的海盐说道,“二位爱卿,仔细查看一番,此海盐是否真如所说这般成功制成。”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期待与紧张。
二人领命,蹲下身子细细查验起来。
她们用手轻轻捻起几粒海盐,仔细观察其色泽、颗粒大小以及杂质情况。
尉迟敬德还抓取了一小撮盐粒置于口中,细细品尝。
片刻后,尉迟敬德起身,面色潮红,颇为激动地回禀道,“陛下,此海盐颗粒均匀,色泽纯正,杂质甚少,确为上乘盐。”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曹元弋亦点头称是,脸上露出了满意与自豪的笑容。
靖安帝闻言大喜,目光扫向群臣,“众卿家,海水制盐之法若是推行开来,我朝盐税必将大增,百姓也再不会因缺盐而受苦。木侍郎此番功劳极大,朕要重重赏赐于她。”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众臣皆高呼陛下圣明,脸上露出了敬佩与羡慕的神情。
她们深知,这海水制盐之法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国家税收的增加,更意味着百姓生活的改善。这是何等伟大的功绩啊!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她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虽海盐已制成,但制盐工坊的建立、工人的招募以及各地盐路的疏通都需耗费大量银钱人力。臣恳请陛下斟酌行事。”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担忧与谨慎。
靖安帝闻言略作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朕已考虑周全。可先让木侍郎将海水制盐工程所需程序、人力和图纸整合写份折子递上来。
工部、政盐官与户部共同商议后,由国库拨出一部分款项试行。待有收益之后再行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