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苦笑了一声说:“我对公司还能有什么价值?我能想到的,还可能帮助我的就是季总,我打算去找季总主动承认错误。听候她的发落。但愿她能念在把我们带进公司的情分上,拉我一把。”
周欢摇了摇头说:“你不能把这个情分估计得过高了。”
邵燕从来没有过地,无助地说:“那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周欢说:“咱们公司是从行业管理公司转型来的外贸公司,在做外贸业务上有许多天然的短板。纺织品是外贸公司出口的大类。可是咱们公司一直做不起来。就是因为咱们公司没有纺织品出口配额。你要是能帮助公司解决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那就是大功一件。足以将功折罪了。”
邵燕自嘲道:“你真的太高看我了。我要是能够搞到纺织品出口配额,我自己卖配额好不好?我还用在华艺国贸公司看人家的脸色吃饭吗?”
周欢说:“倒腾配额的事,咱们自然是没有资源做的。不过,你想过做转口贸易,绕开配额限制吗?”
邵燕认真地听着,说:“怎么做转口贸易?”
周欢说:“发达国家对很多最不发达国家都是没有配额的,如果在最不发达国家有一个公司,从咱们公司进口纺织品,再出口到发达国家,这样不就绕开了发达国家对咱们国家的配额限制了吗?”
邵燕在思考周欢的话。
周欢说:“季总一直想搞跨国综合商社,在海外驻点开公司。如果你申请到一个可以做转口贸易的国家,开设海外分公司,季总会支持的。季总帮你开脱就有了理由。否则的话,就是季总想帮你,现在这种情况下,你让她怎么开这个口呢?”
邵燕觉得周欢的建议有道理,该怎么做呢,她和周欢都没有进一步的想法。邵燕去找李瑞商量。
李瑞说:“你是不是把事情想严重了。就像你说的,外贸员吃回扣不是很平常的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你没有吃成回扣,没有实际的后果,公司真的会追究你的责任吗?”
邵燕可怜兮兮地说:“这回真的是把客户得罪了。 我虽然没有拿到回扣,但影响了公司的业务。我们公司不是一个大外贸公司,这样的客户,这样的业务,在我们公司就是大业务了。陈淑娜对我做业务一直就不放心。
“这回也是季总帮我争取到的一个做业务的机会。做这个业务是为了以后建立巴西分公司打基础的。按照季总的设想,把这个业务做起来以后,就派我到巴西常驻。
“现在季总的计划让我给毁了,在公司里再也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陈淑娜现在憋了一肚子气,她是非要拿我立个反面典型的。”
李瑞安慰邵燕说:“没那么严重,别自己吓唬自己。不是还有王总呢吗。只要你低头服软,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不会有事情的。
”再说,就是真的处理你,把你从华艺国贸公司开除了,又能怎么样?就华艺国贸公司每个月给你开的两千多块钱够干嘛的?我手下的导游,随便带个团挣得也不止这个数。”
邵燕说:“我也这么安慰我自己来着。可是,我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你。好歹我也是名校毕业,我总得自己做点儿什么。证明一下我的能力。
“我是在这里跌倒的,我就想在这里爬起来。要不然,我心里总是有这么个阴影。在我们业务三部,陈淑娜有重要一点儿的事情,从来都是交给一个叫贾勇的外贸员,她不信任我,她怀疑我的能力。现在,我自己都有一点儿怀疑我的能力了。”
李瑞说:“陈淑娜是老外贸员,人家要是吃回扣,也不会让你这样的新手抓到半点把柄。这个贾勇应该是跟你一起进公司的外贸员,他吃回扣吗?这个时候,你要是能抓到他吃回扣的把柄,天下乌鸦一般黑,你的事还会那么惹眼吗?”
邵燕说:“这个贾勇办事小心着呢。他经手的都是一些工艺品出口业务,单子小,一单是一单的。他就是想吃回扣,也不那么容易。反正我是没有从他的业务中看到吃回扣的机会。
”只有像陶瓷出口业务,这种大宗业务,长期订单,客户固定,规模大,这样的业务里才有机会吃回扣。供应商才愿意谈回扣的事情,否则的话,供应商都懒得谈。”
李瑞说:“这倒也是,你这回的吃相难看了一点儿。你第一次接这么大的业务,你就不能少拿一点儿?好歹在出口商品质量上说得过去。你就那么缺钱?”
邵燕说:“这种事,回头看都知道该怎么做。可当初做的时候,脑子一热,少拿也是拿,多拿也是拿,干嘛不多拿呢?”
李瑞问:“那你自己有什么打算?”
邵燕说:“公司里都知道,季总安排我做陶瓷出口业务,就是为了出国常驻做准备。现在我的陶瓷出口业务没做好,公司不会考虑派我出国常驻的事了。
“这个时候,我要是能自己找一个业务,给自己找一个出国常驻的地方,那是不是就算在什么地方跌倒,在什么地方爬起来了。在别人看起来,在陶瓷出口业务上的失利,对我的个人职业生涯也没有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我该出国常驻还是出国常驻了。”
李瑞和邵燕在一起已经将近三年了,这对李瑞而言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刚开始的时候,名校在读女大学生带给了李瑞很多新鲜感。三年以后,这种新鲜感消耗殆尽。李瑞不想给邵燕一种错觉,让邵燕觉得她能够进入到李瑞的家庭生活中。
他希望邵燕能够接受一种若即若离的亲密关系。如果邵燕出国常驻,以他的工作性质,他可以在他想见到邵燕的时候见到她。邵燕有跟李瑞提过公司派她出国常驻的打算。那个时候,邵燕自己还没有下决心,李瑞也不好表现的太热心。现在看来,邵燕是下了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