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发毒誓了。
而且,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在民间,有些地名儿就是一村一庄百姓自己称呼的,与官方拟定的地名确实不同。
皇帝捏了捏眉心。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他也不确定白侯说的是真是假。
但这事不能赌,万一是真的,那将危及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就在众官员议论纷纷时,一向与白侯政见不合的陶远铭站了出来。
他竟然出人意料地表示支持白侯发兵剿匪的提议。
此一举动令在场的人都大为惊讶,就连皇帝也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然而,陶远铭父子心中明白,有些事情若是强行阻拦,可能很难发现对方的破绽。
唯有让其放手去做,才有可能抓住他的把柄,揭开背后那不为人知的阴谋。
所以这次,他站在了白侯这一边。
白侯疑惑。
当对手突然支持你的时候,就有点惊心。
皇帝微微眯起双眸。
他不着痕迹地朝陶远铭轻轻眨了几下眼,并稍稍侧过脸去,用眼神传递出想要得到一些提示或者暗示的意图。
然而,陶远铭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皇帝的示意一般。
像个二杆子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自若地继续陈述着事情的经过。
只听他缓缓说道:“启禀陛下,据微臣所知,白侯府上昨夜的确遭遇了一伙凶悍的土匪袭击。
而白侯府遭劫的人质不是别人,正是西北府知府夏有德的母亲——夏老夫人!
这事臣也是刚刚得知。
微臣出门时,正好遇到夏府的下人来臣府里报信。
他声称夏老夫人夜半被白侯请去与侯夫人叙旧,至今未归。
他们派人去白侯府打探后,方知夏老夫人被劫持了。
皇上您也知道,夏府在京的主人,除了夏老太太,就剩臣的小孙女的徒弟夏小七。
夏小七才七八岁啊,闻听此事后,哭晕了,您说说这事儿……”
众人闻之皆惊。
白侯只说亲人被劫,却未说是何亲人。
原来被劫持的竟是夏有德的老母亲夏老夫人。
这时众人才想起白侯与夏有德还有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