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峰听到后,以为唐瑞林在开玩笑,说道:“唐市长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嘛!按说我是该到市里面工作了,但是东洪县的这个局面啊,还没有完全理顺。我在东洪县干了一辈子,对咱们东洪县有感情啊。”
唐瑞林背着手说道:“泰峰同志,年龄不饶人啊。市委在你的问题上已经明确了,那就是扶上马送一程。但现在市委还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来接任东洪县县长,所以您老人家呀,还得在这个位置上继续发光发热呀。”
“东洪县不比其他县,像光明县,那是市委、市政府的驻地,我们比不了。平安县、曹河县这两年工业基础牢固,而临平县靠着煤炭,也能过上好日子。东洪县不同啊,东洪县不少耕地在黄河滩区,又有不少的盐碱地。我们开发了大量的滩区土地作为耕地,最怕的就是洪水。群众怕洪水,干部也怕洪水,洪水一来,群众一年白干了,咱们当干部的责任更大,搞不好一辈子的努力都白费了。就说今年雨水大,河水涨得高,我们有个别乡镇的学生还是坐着铁皮船上学。唐市长,像这样的情况,咱们东原市可没有第二家呀。”
唐瑞林也感慨地说道:“农业嘛,就是靠天吃饭,与天斗与地斗啊。”
李泰峰说道:“东洪县的防汛抗旱任务太重了,工作都是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仅靠东洪县难以胜任。再加上,我们东洪县是周朝政书记对口联系,这两年的汛期,周朝政书记都是亲自带队到我们这来指挥。”
唐瑞林点了点头,他知道东洪县防汛抗旱压力很大,而黄河防汛的主力是民兵,由政法委书记周朝政来指挥,倒也恰如其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众人便乘车来到了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之上,居高临下,看着下面成片成片的玉米地,唐瑞林说道:“东洪县将黄河滩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增加了粮食的耕种面积,既能为国家屯粮,也能让群众增收,充分体现了咱们东洪县党委政府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啊。”
李泰峰说道:“唐市长,不是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实用主义啊。咱农民现在肩上的负担重啊,平均农业税税率15.5%。现在包产到户之后,农药、化肥、种子都得农民个人承担,如果再加上提留统筹,农民种地啊,其实挣不到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东洪县的经济排名一直上不去。”
王瑞凤说道:“李书记,农业上不去就抓工业嘛。第一产业的特性就决定了,靠农业很难致富。你们发展西瓜经济,虽然比种玉米小麦效益好些,一亩地工厂创造的效益,据科学统计,是农业的100倍,我看东洪县还是要提高工业比重,在招商工作上面,力度要再大一些。”
李泰峰说:“王市长,东洪县也一直在大力发展工业。但东洪县交通闭塞,条件艰苦,再加上有黄河阻断,很多企业家根本不愿意到我们东洪县来。现在各个县给出的条件越来越优惠,很多县土地租金都不要钱,我们东洪县没有优势。不过,好在我们县里发现了石油,不然的话,东洪县的群众就只能永远靠着农业吃饭了。”
唐瑞林说道:“西瓜现在已经成为了东洪县的一张新名片,要持续发展下去,做好滩区西瓜这个品牌。农业要学习工业,塑造自己的品牌,产生品牌效应。我看东洪西瓜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你们东洪县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工业、农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力。”
正说着,有一个老农赶着驴车,拉着一车驴粪,想从大堤一边越过大堤到另一边给玉米追肥。大堤足足有十多米高,虽然堤坡路很长很缓,但毕竟高度在那。老农手中的长鞭抽在毛驴身上,这驴虽使出浑身力气,只见抬腿踢脚,不见驴车上前,想是粪土实在太多,有些吃力上不去。
唐瑞林见状,问道:“李县长,怎么群众把粪土往大堤上拉呀?”
李泰峰眉头微皱,微眯着眼,看着老农挥舞着长鞭,略微感慨地说道:“唐市长啊,虽然咱们把滩区的地开垦出来了,但滩区实在不敢住人啊,大家都把家安在大堤外面。不然的话,洪水一来,房子不就泡了吗?”
唐瑞林皱着眉头,看着毛驴拉车极为吃力,便挽了挽袖子,说道:“走吧,给老哥搭把手。”
李泰峰赶忙上前一步阻拦说道:“唐市长,算了吧?上面拉的是农家肥,有点味道,脏。再说了,这帮忙推了这一车,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车呢。”
唐瑞林说道:“不就是大粪吗?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见过粪啊。你没听钟书记讲党课?以前他在公社当书记的时候,农忙时下乡,都是背个挎篓,拿个铁铲,在路上捡大粪。共产党员,为了事业,连生命都可以不要,给群众推个粪车,有什么干不成的。”说着便挽起袖子,开始沿着护堤路下坡去了。
老农哪见过这种阵势?看到一二十人挽着袖子朝自己走来,顿时愣在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瑞林笑着说道:“老哥,来吧,我们给你搭把手,帮你把这粪车推上去。”
老农一听这帮干部是来推车的,连忙说道:“不敢不敢不敢,这上面全是驴粪,你们一看都是当官的,咋能给俺推车呀?”
说话间,唐瑞林已经将手放在了驴车的木质边框上,上面虽有驴粪,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不堪。
众人见唐瑞林都已经搭上手,其他几位干部也就没有嫌弃的样子,一些级别低的干部想推粪车都挤不上去。县委办主任拍了拍电视台的记者,这电视台的记者倒也机灵,马上打开镜头对着市长唐瑞林。
随着一声鞭响,也不知道是驴使了劲,还是人用了力,这驴车缓缓爬上了黄河大堤。到了大堤上之后,老农一勒缰绳,驴车停住。唐瑞林拍了拍手,又拍了拍裤子,走上前去,想和老农交谈两句,问道:“老哥,你这到你种的庄稼地还有多远?”
老农一笑,露出一嘴黄牙,憨厚地说道:“这到我种的地呀,还有三里地。拉点粪,给玉米棒子增加点肥,这庄稼地,不上肥就长不好庄稼呀。”
唐瑞林说道:“是啊,‘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老哥,都说现在化肥肥力壮,你怎么不上化肥,还上这些农家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