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大章求订阅】
第192章,洞房花烛明,幔帐影成双!
赵吉对一向开明贤良的郑皇后,反对他将李师师纳入后宫之事,甚是不悦。他面沉似水,问道:“有何不妥?”
郑皇后理直气壮地说道:
“道姑李太真是文逸真君门下弟子。
如今德高望重的文逸真君携弟子李太真,为后宫妃嫔诊治病疾而入宫,官家却欲将文逸真君之徒收入后宫,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赵吉板着脸,道:“朕入龙德宫内,听文逸真君讲道,与其弟子李太真互生情愫。李太真并未看破红尘,一心想还俗。
朕成全于李太真,有何不对?
何况,文逸真君也同意其徒李太真还俗。
故此,朕欲纳还俗的李太真入后宫。这又有何不妥?”
“扑通”一声,郑皇后当面跪在了赵吉的面前,行大礼后,坚定地道:
“妾冒死进谏,官家欲纳道姑李太真以充后宫,妾坚决反对。”
赵吉知道自己的这位郑皇后贤良淑德,还敢于提出忤逆皇帝的进谏。
曾经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在御花园中宴请彼时的宠臣王黼……
君臣都喝得半醉之时,王黼不仅给皇帝讲着荤段子,他还脱去上衣光着膀子爬上了树,引得原主宋徽宗嬉笑着拿竹杆要打王黼。
正好这位郑皇后路过御花园,遇到君臣嬉闹的荒唐场景。
郑皇后当场斥责原主宋徽宗和当时的宠臣王黼,道:
‘君臣礼崩,亡国之象……’
赵吉知道郑皇后无论是对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的进谏,还是此时对朕不应该纳李师师为妃的进谏,其实都是为了维护大宋皇帝的形象,也是为了国家好。
所以,穿越者赵吉并没有怪罪郑皇后之意,反而觉得郑皇后的皇后之位暂时是无人能替代得了的。
此时,跪在赵吉面前的郑皇后,其实,有些话她还是无法直谏出来的。
郑皇后身为后宫之首、母仪天下的皇后,宫内自然也是有些耳目的。
她之所以反对赵官家纳道姑李太真入后宫,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她通过宫内的宦官打探出了李太真居然就是,京城第一楼——矾楼失踪了一月有余的花魁李师师!
郑皇后并没有当众揭穿赵官家洗白李师师之举。
一来,郑皇后是不想让自己的耳目被牵连治罪;
二来,更为重要的是,郑皇后要顾及皇帝的颜面,不能将皇帝想纳青楼花魁为妃这样的丑事,当众说出口。
郑皇后对心意已经决的赵官家奉劝道:
“官家,前朝唐玄宗纳道姑杨玉环之后,
有诗为证:‘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才导致了安史之乱!
官家欲步唐玄宗之后尘乎?”
“呵呵……”赵吉冷笑一声,他虽然也学唐玄宗李隆基的洗白手段,他赵吉想把李师师洗白后纳入后宫,
但是,穿越者赵吉自认为,他绝对不会让大宋有像大唐天宝年间的危机发生。
赵吉也想好了很多反驳郑皇后的言辞。
赵吉扶起跪在面前的郑皇后,问道:
“皇后觉得,将大唐的安史之乱,只让杨贵妃背锅,不冤枉吗?”
“呃?!”郑皇后显然没有听懂赵吉说的“背锅”一词。
赵吉解释道:“朕之意就是,把安史之乱的所有罪责,都推给一介女流之辈的杨贵妃去背负,这岂不冤枉?”
郑皇后若有所思,低头不语。
赵吉又道:“朕知皇后,才华横溢、谦恭有礼、好读诗书,
然则,皇后可知唐朝在历经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唐高宗的“永徽之治”、
武则天“贞观遗风”,
最后到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
大唐已至鼎盛时期!
为何就突然发生了安史之乱呢?”
郑皇后深思过后,便回答道:
“妾读史书所知,晚年的唐玄宗已失了年轻时的进取心,对于开元盛世沾沾自喜,
唐玄宗因宠幸杨贵妃而怠政,过着声色犬马的荒淫无道生活,这才引发了安史之乱。
故此,妾冒犯天威而进谏,请官家不要学唐玄宗,更不要纳道姑李太真入后宫。”
赵吉却道:“世人皆称是杨贵妃之过。
殊不知杨贵妃原本只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王妃,却被好色的唐玄宗占为己有,杨氏她能怎么办?
只能顺从啊!
若是晚年的唐玄宗不昏庸、不怠政、不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如何能导致朝纲败坏呢?
若其不实行‘外重内轻’之军防,
不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禄山,岂能发生安史之乱?
世人把罪责归咎于杨贵妃一人身上,岂不冤枉?!”
郑皇后听到赵吉说得有道理,便点了一下头。
赵吉见状立即高声道:
“甚好!皇后已点头同意朕纳李太真入后宫。皇后可告退回宫,歇息去吧!”
“呃?!”郑皇后无语了好一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心中暗道:本宫只是点头同意官家您所说的安史之乱不能让杨贵妃一人承担罪责之事啊!
本烛是并没同意官家您纳李太真为妃之事啊!
可是,当郑皇后还想开口辩解之时,赵吉已经转身离去,留下了郑皇后一人在延福宫内发愣。
不过,独自在延福宫大殿内的郑皇后,回想往事,在李师师没有被赵官以道姑身份带入后宫之前,赵官家像极了晚年时的那位荒淫昏庸无道的唐玄宗李隆基……
可是,当李师师以道姑身份,随其师父文逸真君,入住龙德宫后,赵官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励精图治、并处治了众多奸臣贪官,甚至还敢御驾亲,征平定了东南的方腊之乱。
郑皇后心中暗道:
“官家,如今却像史书所载的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了!
难道这是因为矾楼花魁李师师入宫后,才给赵官家带来的改变吗?
本宫阻止官家纳化名为李太真的李师师入后宫,难道是本宫之错吗?”
……
赵吉没有理睬延福宫大殿里留下来的郑皇后,他进入偏殿,对梁师成道:
“朕方才与皇后之言,梁大官,你可听清否?”
“老奴皆听清了。”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道:
“官家,是否要老奴去龙德宫宣旨?”
赵吉微微一笑,心想大宦官梁师成还是有点用处的。
他便道:“不必去宣旨。朕要梁大官按婚姻嫁娶之六礼,帮朕操办此事。”
“啊?!”梁师成惊讶,不过他还是立即遵旨,道:
“老奴遵旨。”
梁师成十来岁时入宫净身,当宦官已经数十年,他还亲眼看到过当今天子兄的长哲宗皇帝大婚时,朝廷才按六礼操办的,那场婚礼的规模甚是宏大。
即便当今天子赵官家,因其在当端王时,便已娶了王氏为端王妃,而赵官家继其兄长哲宗之位后,便理所当然地册封端王妃王氏为皇后,即便是王皇后已薨,立贵妃郑氏为皇后时,也不用再行皇帝大婚之礼了。
可是,梁师成万万没有想到,当今天子欲纳矾楼花魁李师师充入后宫,却要行皇帝大婚前的六礼,这可绝对不合礼法的啊!
只有皇帝迎娶未过门的新皇后时,才会用到皇帝大婚前的六礼!
其实,梁师成也知道,除了皇帝大婚时要按六礼进行操办之外,普通百姓的婚姻礼仪,也都要按六礼去操办。
自西周时开始,例如:周文王迎娶太姒的时候,太姒之家在渭之阳,史书记载‘文王亲迎于渭’。
以至如今的大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六礼之仪始备’。
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共计六项。
宋朝崇尚文治礼仪,婚前礼更是遵循“六礼”。
其实,婚礼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婚前礼”、“成婚礼”和“婚后礼”。
“六礼”只是“婚前礼”,六礼过后,才能拜堂成亲。
虽然,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其婚礼的形式与士大夫和平民的婚礼完全不同,
但是,也要遵循“六礼”去进行,只不过是将六礼略加演变了一下。
因皇帝身份高贵,不需要去“求亲”,只需要派使者去传达,女方家必须奉诣成婚。
……
赵吉对遵旨后在那里迟疑着的梁师成,说道:“梁大官,按六礼,速速办成此事。”
梁师成有些为难地说道:
“老奴在宫中还当小宦官之时,喜逢十五岁之时的哲宗娶孟皇后的婚礼;
官家与李太真,若按六礼成婚,至少要准备个十五六日。
这期间除了要派礼部的使臣去奉旨问名,还要由太史局和司天监对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之进行占卜,并选好大婚之期,然后再祭告宗庙……”
赵吉大手一挥,道:
“朕派梁大官今晚就去奉旨问名,不必由太史局和司天监对李太真的名字和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了。
朕与李太真完婚之期,就在定在今日十一月十五。皓月正圆之夜成亲,岂不美哉?”
梁师成听完赵官家的话后,震惊不已。
“老奴遵旨,今夜定将李太真迎娶至延福宫内,与官家拜堂成亲。”梁师成立即遵旨道。
他心中暗道:“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怎么如此心急呢?!”
梁师成感觉越来越难猜圣意了。
其实,赵吉以大宋天子身份,纳李师师充后宫,又不是娶李师师当皇后,只要封李师师为贵人。是完全不必按照六礼去办的。
不过,穿越者赵吉在穿越前没结过婚,穿越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古代,怎么也要体验一下当新郎官的感受。
更何况,赵吉也想给李师师一个难忘的婚礼。
至于,赵吉当刚刚御驾亲征平定了方腊之乱凯旋而归后,就要与李师师成亲,虽然显得心急了一些,但是赵吉自有打算。
那就是,朕这个穿越者在这个关乎北宋生死存亡的着急时期,而对着金国强势崛起,朕是真没有多余的时间与花魁李师师进行耗时又费力的那种花前月下的谈恋爱了。
小主,
穿越者赵吉在心中坦白:朕对倾国倾城的李师师,有多少刻骨铭心的爱情呢?
好像还没有!
不错,朕这个穿越者,只是看中了李师师的那美如仙子般的容颜,以及馋她那窈窕婀娜的身姿……
而赵吉知道,矾楼的花魁李师师却对朕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