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继位之后,依然重用伍子胥,但是这一切的事情在吴国称霸东南之后,就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
吴王夫差极好武功,称霸东南算的了什么,还有中原的诸侯等着他。
谁可以在取得了耀世的功绩之后,能够继续保持原来的初心和安于现状呢?
无人!
周公辅武王开创周朝,位及人臣,武王死后,却敢代成王摄政,大封诸侯。
虽说利于周朝、功传后世,但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来说,周公之举,乃是纳天下为己任,以一身成千百年之基业。
无论怎么看,周公的举动都是有些逾越的。
但周公之所以那么被推崇备至,就是因为他虽然行非常之举,却修至圣之德,于国于民无愧,徒留我们这些后人指摘他一二罢了。
可周公只有一个,千百年来,功成名就者何其多也,可他们功成了、名就了,却会期望更大的功绩、名望。
此非过也,然既已权势加身,焉能不满于私欲乎?
酒色财气,世人所谨也,亦世人所贪也。
威积于海内,权累于九天,稍纵于其中,何人来劝?何人敢责?
愈至弥深,以不见来路,不知归途,终私德有亏、善德有亏、圣德有亏,无穷患矣。
夫差如是也,古今往来之人,亦多是也。
......
伍子胥的命运悲剧可能就在于,他有治国安邦之策,却无改命换性之能。
夫差在自己的称霸路上一去不回头了,欲极速而不愿从缓,伍子胥知道这对吴国没有益处,也还不到时候。
再加上越国贿赂夫差和伯噽,伯噽因为个人之私怨在夫差面前诋毁伍子胥,使得夫差不听伍子胥之言。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在死之前曾说过,他的儿子伍员是一个性子暴烈的人,可忍辱负重,有仇必报。
而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伍子胥面对夫差的不满和伯噽的陷害依旧没有退缩,等到夫差做了什么他认为不对的事情,就又会站出来劝诫夫差。
就这样,夫差对伍子胥的耐心磨没了,伍子胥的心也渐渐死了。
遥想伍子胥当初来吴国之时,吴国蕴藏内乱,伍子胥为了使自己能够顺利报得大仇,帮阖闾杀死了吴王僚。
其中的故事虽然千古传唱,但是以利己之心谋害他国之君,不仁也;因此害得专诸、要离,甚至是庆忌,或许还有许许多多不知道姓名的人丧命,乃不义也。
夫不忠者,尚有言辞之余地,不仁不义者,徒加血罪于身,终有报也。
笔者戚戚之妄言,固所一听,不可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