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百姓审判,你写的这些百姓又怎么看得懂?”
这个问题,将林嗣文一下子给问住了。
百姓看得懂这引经据典,文笔富丽的锦绣文章吗?
一瞬间,林嗣文额间冷汗潸潸而下。
朱棡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淡笑道:“正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你所作文章确实可谓是花团锦簇,行云流水。但少了人情,少了生气,一切的批判宛如空中楼阁,百姓看了更是云里雾里。”
“犹如,百姓不懂古籍出处,亦不懂古文典故。他们看了,只知道这个官员犯了事,却不明白犯了什么事。这如何能够激起民愤?”
林嗣文不解:“那当如何更改?从哪里入手?”
“共情。”朱棡轻笑道。
单是两个字,林嗣文根本无法理解朱棡所讲述的道理。
读书认字,做文章,学经义,光是这几点,就让读书人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哪里来的时间去理会什么共情。
“贪官之害,深受其苦者莫过于百姓,既然是为民写文,为何不从百姓的目光去看待?”
朱棡缓缓而述:“都说贪官之害大于天灾,那究竟害在何处?有了贪官,百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是吃不起饭,还是穿不上衣?只有将这些事情写出来,百姓才能共鸣,才能同理、共情。”
“单单只是写一个贪官之害,但其实在百姓心头,许多官员都是贪官!但民不与官斗,他们知道是贪官又如何?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贪官究竟害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