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辅立宣帝——杜延年

杜延年,字幼公,南阳郡杜衍县人,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为人宽厚,精通法律,凭借门荫入仕,候补军司空丞。担任校尉,平定益州蛮夷叛乱,迁谏大夫。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酒和盐铁专卖,迁太仆卿。支持汉宣帝继位,告发左将军上官桀谋反,册封建平侯,历任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善于处理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深得汉宣帝信任,去世,谥号为敬。

杜延年,父亲杜周,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两个哥哥一为河内郡守,一为河南郡守,家财累计上亿,办案都很酷暴。杜延年为人宽厚,通晓法律,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执政,因为杜延年是三公之子,有作官的才能,举荐他担任补军司空。

益州蛮夷造反,杜延年以校尉的身份,率领南阳士卒进击益州叛军,回军后,担任谏大夫。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和鄂邑长公主、燕剌王刘旦谋乱,代理稻田使者燕仓知道其谋,报告给大司农杨敞。杨敞惶惧,称病移居,报告给杜延年,杜延年报告汉昭帝,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受封建平侯。

杜延年,原是大将军霍光属吏,首先告发大奸,有忠节之名,因此升任太仆、右曹、给事中,霍光持刑罚严,杜延年辅之以宽。

办理燕王案件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之子桑迁逃跑,曾留宿于父亲旧下属侯史吴家中,桑迁被捕后处死。适逢大赦,侯史吴出监狱,廷尉王平与少府徐仁审理反叛案件中,都认为桑迁因父谋反受牵连,而侯史吴只是留宿桑迁不是藏匿反叛者,而是藏匿随从,即以赦令免侯史吴罪。

由侍御史查验,以桑迁通经术,知父谋反而不谏争,与反者无异;侯史吴原为三百石吏,首匿桑迁,不应与庶人匿随从者相等,侯史吴不得赦免,奏请覆审,举劾廷尉、少府放纵反者。少府徐仁是丞相车千秋女婿,因此千秋多次为侯史吴解说。恐怕霍光不听,车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会集公车门,议论侯史吴当如何处理,议者都知霍光意旨,皆坚持侯史吴为违法。

车千秋上报众议,霍光于是以车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开会议事,朝廷内外异议,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下狱,朝廷皆恐车千秋受牵连。杜延年便上奏与霍光争辩,认为“官吏放纵罪人,有常法为据,今改为诬指侯史吴为大逆不道,恐怕过于严重。丞相车千秋一向无所守持,而对下吏常说好话,一向行为即是如此,至于说擅召中二千石,无甚根据。杜延年愚钝,认为丞相居位已久,又曾在先帝时任职,非有大变故,不可抛弃。近来百姓多言治狱深苛,狱吏严厉凶狠,今丞相所议又是狱事,如果这事也连及丞相,恐不合众心。群下哗然,庶人私相议论,流言四起,杜延年担心将军会因此事丧失名誉于天下!”霍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判处弃市死刑,而不连及车千秋,无所贬黜。杜延年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

杜延年,看到国家是继汉武帝奢侈用兵之后,杜延年几次对大将军霍光说:“连年不丰收,流民未尽返乡,应行汉文帝时政,昭示俭约宽和,顺天心,悦民意,年岁当有丰收相报应。”霍光采纳其言,举为贤良,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吏民上书言事,有异议,立即交杜延年平衡处理复奏。建议可以由官府实行的,推荐到县令,有的由丞相、御史任用,满一年再报告任职情况,言事者有奸妄者抵罪,常常是由两府及廷尉分别处理。

汉昭帝末年,卧病,征召天下名医,杜延年主管方药。

汉昭帝去世,昌邑王刘贺即位,刘贺在位二十七天被霍光所废,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与大臣议立帝事。

当时,汉宣帝刘询抚养在掖庭,号皇曾孙,与杜延年中子杜佗相友善,杜延年知刘询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他为帝。

汉宣帝即位,褒赏大臣,杜延年以定策安宗庙,增户二千三百,与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户,下诏有司论功封赏,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功德超过太尉绛侯周勃,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杨敞功比丞相陈平,前将军韩增、御史大夫蔡谊功比颖阴侯灌婴,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虚侯刘章,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田延年、少府史乐成功比典客刘揭,皆封侯益土。

杜延年,为人安和,善于处理各项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汉宣帝很信任他,出即陪奉车驾,入为给事中,居九卿位十余年,赏赐馈赠,家资数千万。

霍光死后,其子霍禹与宗族谋反被诛杀,汉宣帝以杜延年是霍氏旧人,想要免退,而丞相魏相奏杜延年向来尊贵受信任,所任官吏多不法。遣吏立案审查,只是查出苑马多死,官奴婢缺乏衣食,杜延年受到牵连犯法免官,削户二千。

数月后,受召任北地太守,杜延年以原九卿任作边地官吏,治郡政绩不明显,汉宣帝用玺书责备杜延年,杜延年便选良吏,捕击豪强,郡中清静。

一年多后,汉宣帝派谒者赐杜延年玺书,黄金二十斤,改任西河太守,治绩有名声,调进朝廷任御史大夫。他住在原父亲的官府中,不敢使用父亲所用席位,坐卧都另换地方。

这时,四夷和睦,海内平安,他任职三年,因老病辞职,汉宣帝优待他,派光禄大夫持节赐给他黄金百斤、酒、医药。杜延年病重,汉宣帝赐给他安车驷马,免官就第,数月后,杜延年去世,谥号敬侯,其子杜缓继侯爵。